创新药经不起大起大落
日期:2025-06-24 15:01:01 / 人气:15
一、创新药板块回调:行情走向引关注
港股和A股创新药板块在经历近半年股价拉升后,于6月中旬迎来回调。投资者们纷纷观望,这一轮回调究竟是行情的终结,还是震荡后缓慢上升的开端?市场各方都期待着能走向后者所描述的积极态势。

中国创新药资产集中登陆二级市场不过短短7年时间,却经历了其他行业需数十年才会遭遇的大起大落。2020 - 2021年,创新药呈现爆发式行情,多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增长,一级市场估值也随之快速提升。然而,这轮行情在2021年7月达到历史高点后急转直下,直至2024年7月跌至历史低点,绝大部分创新药企跌破发行价,被视为行业的至暗时刻。这背后交织着复杂因素,如此剧烈的波动不仅打击了投资者信心,还迫使部分企业在狂热之后迅速收缩管线、裁员求生,甚至放弃长期研发项目。
二、行情回暖与隐忧:大额BD交易的背后
2025年开年后,港股创新药行情开始回暖。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大额BD(商务拓展)交易刺激下,A股也快速拉升,出现翻涨趋势。这让不少人欢呼创新药的“牛市”来了,从解决患者疾病难题和推动经济发展角度看,这种向上势头值得期待。
但上一轮暴涨行情的教训历历在目。在高歌猛进的市场氛围中,签下大额交易的仅是数千条在研管线中的极少数,大量管线仍面临市场空间的拷问。最近市场的回调,或许正暗含了这些担忧。这不禁让人思考,在这一轮BD热情过后,创新药行业是否会跌回“地板价”?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三、创新能力与成长需求:呼唤理性估值
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创新能力不容置疑,即便目前更多体现在Fast - follow(快速跟随)上。近两年不断刷新纪录的BD交易以及首个国产“十亿美元分子”的诞生,都证明中国创新药在短短十年间就能做出让国际市场认可的创新成果。
创新药行业发展如同“做时间的朋友”。成功研发一款新药平均需花费十年时间和十亿美元。以2015年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关键时点,如今站在第一个“十年”节点上,我们期待下一个十年,资本市场能在理性估值基础上,给予创新药行业更多耐心和更长成长周期。
一家创新药企股价波动正常,但整个行业价格大起大落与行业发展规律明显背离。创新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更需要一波“慢牛”行情。下一个十年,应提升药物创新能力,培育和支持更多致力于原始创新的企业。原始创新虽风险更高,但回报也可能更大。要让这类企业涌现,一方面要对失败者保持宽容与敬意,因为颠覆性创新往往诞生于无数次失败;另一方面要警惕拔苗助长,避免再次陷入拼命内卷的行业生态。
四、政策环境与长期主义:共筑慢牛行情
资本市场的“慢牛”行情离不开预期稳定的政策环境。2025年开年后,国家医保局提出探索形成丙类目录,为创新药支付提供新想象空间;近期,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时间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工作日,加快了创新药上市速度。投资者期待审批和支付体系未来能持续向真创新、全球新的创新药倾斜。
当企业、投资者、监管层共同秉持长期主义,有望诞生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物。慢一点,稳一点,才能在创新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蓝狮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SUPER JUNIOR 将 7 月...06-30
- 83 岁蔡澜安详离世,遗体已火化,...06-30
- 黄日华与李珊珊罕见同框,泪崩回...06-30
- 谁发明了书卷一梦这个好东西?刘...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