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退休了,股神投资科技公司最大遗憾是?

日期:2025-11-19 19:52:48 / 人气:5



本周,95岁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度股东信中正式宣布退休,这标志着一个投资时代的终结。巴菲特的投资生涯辉煌无比,但在科技领域,他的故事充满了波折与遗憾。

巴菲特宣布退休,时代落幕

巴菲特在股东信中表明将安静退休,不再撰写年度报告和在股东大会上发言。今年5月他已在股东大会上宣布年底将CEO职位交给格雷格·阿贝尔,自己留任董事长。或许是老搭档芒格的去世以及高龄衰老的影响,让他有了这样的决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在他宣布退休后下滑,体现了“巴菲特溢价”的缩水。不过,他仍持有大量伯克希尔A类股票,直至股东对阿贝尔完全信任,还承诺继续与股东保持联系并加速慈善捐赠。

巴菲特投资哲学:只投懂的行业公司

巴菲特的辉煌投资生涯始于11岁买第一支股票,他将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打造成市值超万亿美元的投资帝国,复合年化回报率高达20%,是标普500指数的两倍。他更青睐消费品、金融和保险等“护城河”深厚的公司,如可口可乐、喜诗糖果等,这些投资为他带来了数千亿美元回报。

在科技领域,巴菲特受“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影响,秉持谨慎态度。格雷厄姆强调“安全边际”和低估买入,视股市为“投票机”,对高风险的科技股嗤之以鼻。巴菲特继承了这一理念,认为科技公司变化太快,难以预测现金流和竞争格局,投资的“永恒真理”是公司要有宽阔护城河,而科技的“创造性破坏”会让护城河易被颠覆。

宁可错过也不盲目,错过诸多科技大潮

早期抵制科技股

1960年代,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时,科技股处于萌芽期,但他视之为“赌场”,高估值、低分红、无“护城河”。1970年代,他错过芯片巨头英特尔的早期崛起,1971年英特尔IPO时股价仅23美元,他却选择投资华盛顿邮报,虽然后者带来了10倍回报率,但远不及英特尔的万倍增长。1980年代个人电脑革命兴起,微软的MS - DOS主导软件市场,他的朋友比尔·盖茨多次劝他买入微软股票,他因不懂软件行业而婉拒,后来盖茨成为全球首富,他表示不后悔,因为真的不懂。1990年代后期,互联网泡沫膨胀,网景浏览器和亚马逊的在线书店风靡一时,伯克希尔现金储备高达数百亿美元,但他抵制住了高回报的诱惑,不肯碰纳斯达克。

遭受质疑与嘲讽

巴菲特的保守引发了诸多质疑和嘲讽。在网络股泡沫最高峰,众多杂志发表文章批评他投资业绩,认为其策略“过于保守”,“失去了神圣的投资触感”。1999年伯克希尔业绩落后标普500指数20个百分点,纳斯达克飙升85%,但网络股泡沫破灭后,伯克希尔强势增长50%,让市场重新相信股神的智慧。

从回避到选择性拥抱科技股

投IBM马失前蹄

2011年,巴菲特走出第一步,买入IBM股票约100亿美元,占伯克希尔仓位10%。他视IBM为“老派科技”,企业服务稳定,分红可靠,但低估了竞争,忽略了软件即服务(SaaS)的颠覆。IBM面临云转型挑战,硬件业务衰退,2012 - 2016年营收连年下滑,利润率下降。2017 - 2018年他减持并清仓IBM,亏损约50亿美元,这让他意识到科技非静态,需持续创新,也让他更谨慎,激发了对科技股“消费品”属性的反思。

投资苹果大获成功

2016年,巴菲特在伙伴芒格和助手们的影响下,开始视苹果为“消费品帝国”,iPhone生态锁住10亿用户,品牌忠诚度高,定价权和现金牛业务完美契合价值投资标准。他先后投资苹果,一度持股1700亿美元,带来1200亿美元回报,成为伯克希尔公司史上最盈利投资。虽从去年开始大幅减持苹果套现超1000亿美元,但仍保留核心仓位,减持是出于税收考虑。

投资亚马逊弥补遗憾

2019年,伯克希尔买入亚马逊股票17亿美元,投资六年得到250%的回报。虽投资是副手推动,但他很高兴副手做了这个决定。他视亚马逊为消费品公司,电商业务无人可及,Prime会员黏性高,物流优势明显,云计算业务AWS市场占有率第一,贡献了超过七成的运营利润。

其他科技投资案例

巴菲特在助手推动下,2020年参与了云数据公司Snowflake的IPO交易,半年后尽数抛售,回报超过70%。他投资比亚迪也是成功案例,2008年伯克希尔投资2.32亿美元获得比亚迪10%股权,这是芒格推动的投资。比亚迪在电池化学体系、生产成本和垂直整合能力方面有优势,巴菲特投资给比亚迪带来知名度,助其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制造商。从2022年初开始,伯克希尔持续抛售比亚迪股份,结束了长达17年的投资,带来超过四十倍的回报。但他不投资特斯拉,他认为特斯拉不符合自己的投资理念,追求保守、可预测、稳健增长,而特斯拉偏爱激进赌注、超前投资、颠覆式策略,且多数年份估值水平极高,汽车行业护城河低,他也不看好电动车行业的增长前景。

AI时代保持冷静

在科技行业进入AI时代,资本市场疯狂涌入,诸多AI芯片与云服务公司股价暴涨,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企业,但巴菲特依旧保持谨慎和冷静,没有参与AI热潮。他认为AI不会改变投资中最重要的因素,即必须在价值低于价格时买进,且对AI的风险保持警惕,将其比喻为“核武器级别的影响”,需要加强政府监管。

巴菲特在科技投资领域有诸多遗憾,错过了科技大潮的造富神话,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从回避科技股到选择性拥抱科技股,不断反思和调整投资策略。他的退休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的投资理念和故事将长久影响投资界。

作者:蓝狮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蓝狮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