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难求”,“苏超” 赞助商数量已是中超 2 倍

日期:2025-06-24 15:03:21 / 人气:18


“常州队太拼了,下着雨,队员从头拼到尾,拉拉队也从头到尾在雨里喊加油,我们都被感染了。” 从南京驱车带着妻女来看 “苏超” 的陈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时,仍难掩激动之情。这场于 6 月 21 日举行的 “苏超” 第五轮常州队主场对战南京队的比赛,堪称一场现象级的体育盛宴。此前,该场比赛门票预约人数高达 76 万,开票当日便售罄,最终 36712 人涌入球场,省外观众超 1 万人 。门票的紧俏程度超乎想象,有人幸运抢到 19.9 元原价票,有人却连高价黄牛票都一票难求,甚至出现黄牛票炒至 600 元一张的情况 。
观众的热情正迅速转化为巨大的商业价值。6 月初,“苏超” 的赞助商寥寥可数,而到了 6 月 21 日,赞助商数量已飙升至 19 家,短短时间内实现了赞助商数量 2 倍的增长 。不仅如此,还有众多企业赞助不同赛区及足球队,赛场上新赞助商频频亮相,连烧烤店都加入了赞助行列 。乳业巨头伊利相关负责人表示,看中的正是 “苏超” 各参赛方 “敢玩、接地气、能自黑” 的特质,以及源于本土、充满活力的足球热情 。
目前,“苏超” 的赞助阵容堪称豪华。总冠名商为江苏银行,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增至 7 家,京东、理想汽车、海澜之家、肯德基等知名品牌纷纷入局;官方合作商有吾器酷体育、花红药业;官方赞助商达 5 家,包括中兴努比亚、途虎养车、伊利、宇视等;官方供应商也有 4 家 。一向只赞助顶级赛事的喜力啤酒,也出现在赞助名单中,整个赛季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 300 万元且一席难求 。据估算,若按现有赞助规格,“苏超” 总赞助费用或达 5000 万元,而其赞助商总数已是中超的两倍,要知道 2025 赛季中超赞助商仅为 9 家 。
“苏超” 能吸引众多赞助商,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营销专家张庆认为,这存在 “天时” 因素,今年作为 “体育小年”,缺乏世界杯、奥运会等顶级赛事,“苏超” 恰好填补了品牌内容营销的空窗期 。此外,“苏超” 本身极具特色,接地气、会玩梗、团结的特质,以及球员拼搏精神,契合品牌想要传达的形象,且相比中超,赞助 “苏超” 性价比极高 。从数据来看,中超 2024 年每场比赛人均流量不到 2 万,赞助席位基本 2000 万元起,而 “苏超” 每场比赛人均流量和线上话题度更胜一筹 。
“苏超” 的火爆,不仅体现在赞助方面,还激发了强大的衍生效益。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前三轮比赛期间,江苏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 1.1 倍,部分城市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 1.5 倍以上;第四轮比赛前期,六个主场城市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 。江苏各赛区推出观赛联动方案,如苏州赛区购票可免费游超 40 处景点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整个 “苏超” 赛季将创造超 3 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 2000 多万元 。
然而,“苏超” 的未来并非一片坦途。作为草根赛事,它面临着诸多挑战。一般来说,“草根赛事” 存在赞助规模小、品牌层级低、资金稳定性差等问题 。“苏超” 想要长期运营,需证明赛事的稳定性和热度可持续性。目前,其与赞助商合作方式较为单一,多为传统广告露出,缺乏深度营销联动 。有专家建议,“苏超” 可借鉴奥运会承办城市运营思路,考察赞助商激活赞助权益的能力,推动品牌围绕赛事展开二次传播,实现双赢 。此外,赛事版权、衍生品开发等商业开发领域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
“苏超” 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如何在保持现有热度的基础上,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打破赞助天花板,迈向更成熟的商业体系,是摆在它面前的重要课题。未来,“苏超” 的发展值得持续关注,它也为其他草根赛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思考。

作者:蓝狮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蓝狮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