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十亿票房背后的争议与反思

日期:2025-09-22 20:44:23 / 人气:27


9月20日,影片《731》上映第3天单日票房突破4亿元,荣登中国影史9月单日票房冠军,猫眼预测票房也提升到16.8亿。这部承载着“勿忘国耻”集体情绪的影片,在收获高票房的同时,也陷入了巨大的争议漩涡。

高票房与市场表现

《731》在中国内地市场表现出色,票房成绩亮眼,片方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它承载着人们对那段沉重历史的铭记与反思,从市场角度看,这样的高票房反映出观众对这类反映历史题材影片的关注和期待。然而,在香港市场,该片首周末票房仅22万美元,排名第五,甚至不及重新上映的《头文字D 修复版》与成龙的《捕风追影》,票房表现明显乏力。

剧情与艺术表现争议

剧情逻辑混乱

许多观众认为《731》剧情逻辑混乱,严重脱离现实。这部影片本应严肃对待“731部队”这一历史题材,但叙事结构散乱无章,剧情碎片化且抽象。有香港网友打出0.5分,表达了对影片的失望,认为它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严肃性。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731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立的“死亡工厂”里,受害者们遭受着活体解剖、冻伤实验、细菌感染等非人折磨,生存环境恶劣至极。但影片中却呈现出瓷砖亮如厨房的实验室、衣着整洁的囚犯,甚至有囚犯在牢房里养宠物老鼠、用蝴蝶结作为友谊象征,囚犯的伙食还营养搭配,这引发了观众对影片是否美化受害者的怀疑。

主角光环过重

姜武饰演的王永章带领囚犯轻松越狱,不仅能随意出入秘密区域,还能“干掉巡逻日军后假扮对方溜进药房”,还得到日本小女孩的贴心提示。这种主角光环的开挂情节让观众觉得过于虚假。与幸存者证词中任何微小反抗都会招致集体虐杀形成鲜明对比,电影中姜武挣脱绳索率众起义,众人掉入大坑,“人墙托举男孩逃生”的魔幻场景,更像一场脱离历史土壤的舞台表演,将绝境抗争异化为廉价的英雄主义秀场。

导演与演员表现

导演的美学追求

导演赵林山曾拍摄《铜雀台》,在《731》中对镜头语言有视觉冲击力的追求。中药柜的木质纹理与光影交织的写意构图,结尾圆坑木桩的对称排布,乃至小囚犯奔逃时的“飞翔镜头”彰显魔幻感,透着精心设计的美学野心。然而,这种美学追求与影片严肃的历史题材未能很好地融合,反而让影片在历史表达上显得不伦不类。

演员的角色塑造

香港著名女星温碧霞客串日本舞姬,镜头虽短,但她会把囚犯们引向最残忍的实验室,这一角色设定将她塑造成一个没有人性的人间地狱引导者。冯文娟饰演日本女军官今村加代,她是731最高统治者石井四郎的一件战利品,尽管父母和家人被杀害,却被石井四郎洗脑成为恶魔。有一个镜头是她躺在怀孕的孙茜身边,用头靠孙茜的肚子,感受母爱的温度,但这样的处理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未能很好地展现出角色的复杂性和历史的厚重感。

对历史题材创作的反思

对于731这样的历史伤痕,任何创作都必须保持战战兢兢的敬畏之心。《731》在创作过程中,导演放弃对史料的深耕细作,转而沉迷于“脑洞大开”的剧情设计;剧组忽视幸存者的证词,却执着于用婴儿道具制造噱头。这种创作态度导致影片品质失败,观众对影片打出低分,其愤怒未必是对历史的否定,而是对表达方式的失望。

《731》在收获十亿票房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历史题材创作的深刻反思。历史题材影片肩负着铭记历史、传承记忆的重要使命,创作者们应该以严谨的态度、真实的还原和深刻的内涵来对待历史,才能赢得观众的尊重和认可。大家如何看该片在争议中轻松斩获十亿票房?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作者:蓝狮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蓝狮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