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介绍上市:不融资的背后,图的是估值与未来主动权
日期:2025-10-19 16:48:29 / 人气:4
2025年10月,东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递交港股招股书,却选择了非常规的“介绍上市”——不发行新股、不募集资金,通过“母退子进”(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退市,岚图单独挂牌)实现登陆。同一时期冲击港股的赛力斯计划募资156亿港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岚图为何“上市却不融资”?这一选择背后,是其对自身盈利能力的信心、母公司的战略考量,以及对未来资本主动权的布局。
一、介绍上市:不走寻常路的资本路径

岚图的上市方式打破常规:不同于赛力斯的传统IPO(首次公开募股),“介绍上市”的核心是“挂牌流通现有股票,不新增融资”。具体操作分三步:一是东风集团股份将持有的岚图约79.67%股权按比例分给全体股东;二是东风集团股份完成私有化退市;三是岚图作为独立主体在港股挂牌交易。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快且轻”——无需发行新股、不用路演定价,审批流程简化,上市速度远快于常规IPO。对岚图而言,这不是“融资工具”,而是“估值重塑工具”。
二、不融资的底气:盈利改善与现金充足
岚图选择“零融资”上市,直接底气来自其财务表现:
1. 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从2022年亏损15.3亿元,到2024年仅亏0.25亿元,再到2025年前7个月经调整净利润4.79亿元,岚图成为行业内最快实现单季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尽管盈利“含金量”存争议(前7个月获6.4亿元政府补贴,扣补后仍亏损),但补贴在新能源行业属常态(含研发、产业扶持等类型),且随着销量规模扩大,补贴占比正逐步下降,商业模式可行性已得到验证。
2. 毛利率领跑同行
2025年前7个月,岚图毛利率达21.3%,超过理想,仅次于赛力斯。这一成绩在年销仅8万辆(2024年)的规模下尤为亮眼,核心源于两点:一是“高端为主”的销量结构——主攻30~40万元市场,核心车型梦想家MPV(定价最高)贡献60%销量,平均售价高;二是成本控制优势——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硬件通用化率90%,支持多动力系统共线生产,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同时背靠东风集团,共享成熟供应链网络。
3. 短期无资金压力
截至2025年7月底,岚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72.5亿元,近年经营现金流连续为正,短期内融资需求不迫切。介绍上市可让其先获得独立资本平台,未来再根据业绩与市场情况,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择机融资。
三、母公司战略:从燃油车估值泥潭突围
岚图的上市选择,本质是东风集团股份的“战略腾挪”:
东风集团股份以传统燃油车为主,近年受行业转型冲击明显——2025年上半年销量82.39万辆(同比-14.7%),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92%),H股股价长期被低估,融资功能基本失效(截至10月14日市值768亿港元,仅为长安汽车的56%)。与其保留低效上市平台,不如将最具增长潜力的岚图独立上市,抢占新能源车企的估值高地。
对东风集团股份股东而言,股票从“燃油车标的”换成“新能源高端标的”,资产价值也随之重塑。
四、挑战与未来:爆款依赖与规模突围
尽管上市路径独特,但岚图仍面临现实挑战:
1. 销量目标承压
2025年岚图定下20万辆销量目标,前9个月仅完成9.7万辆(完成率48.5%),第四季度需月均交付3.4万辆(为前9月均值的3倍),难度极大。
2. 车型结构失衡
销量高度依赖梦想家MPV(2024年销4.7万辆,新能源MPV市场第二),而SUV(FREE月均2500辆)、轿车(追光月均200余辆)等车型表现疲软,在红海市场缺乏差异化竞争力。
3. 未来增长需破局
岚图计划通过“扩车型、拓渠道、攻海外”突围:每年推1~3款新车,2026年底达6~9款车型;国内网点扩至1000家;聚焦欧洲、中东高端市场(2025年前7月海外收入占比13.4%)。但海外拓展需大量营销与本地化资金,未来仍需资本支持。
结语:上市是起点,估值与规模才是终局
岚图“上市不融资”,是特殊阶段的理性选择——既规避了常规IPO的压力,又实现了从母公司燃油车估值体系中的突围,获得独立的资本话语权。短期来看,其盈利改善与高端定位支撑了估值;但长期而言,投资者更关注“爆款依赖”能否打破、主流市场能否站稳。介绍上市只是第一步,未来岚图需在“规模扩张”与“盈利稳定”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释放资本价值。
作者:蓝狮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岚图介绍上市:不融资的背后,图...10-19
- 盲盒清货困局:当不了Labubu的盲...10-19
- Taylor Swift新专辑:口碑分化...10-19
- 公费师范生:稳定背后的迷茫与后...10-19